“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个悠久的话题。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心理治疗师刘旭说,在季节转换之际,精神心理科门诊与住院量常呈现规律性波动,特别在春秋季,尤其是心境障碍就诊和入院的高峰期。
为何秋季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季”?刘旭说,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抑郁症状,虽然目前对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但气象因素、生物节律因素、社会因素、社交活动因素等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旭分析说,入秋后,白昼缩短,阳光照射时间减少,可能会导致多种神经递质的分泌发生改变或紊乱,温差变化是诱发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应激源。
其次,换季期间,人体生物节律发生改变,导致睡眠紊乱、精力下降、食欲改变等。
三是社会心理压力叠加。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九月是开学季;对成年人来说,将进入下半年工作冲刺阶段,个体对前半年度的回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焦虑情绪。
四是天气转凉,社交活动减少,易滋生孤独感。
“当我们看懂了季节更替在我们情绪上留下的印记,才有可能尝试用科学的方法防范伤害。”刘旭说。
“悲秋”情绪怎么预防?专家建议,“光疗”是首选。如天气允许,每天保证至少30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与阳光多接触;维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且有质量的睡眠;坚持适度运动,这是天然的抗抑郁良药;构建健康均衡的饮食;积极社交,有意识地与家人、朋友聚会或通话;培养兴趣爱好,为生活增添乐趣和意义感。
哪些人群需格外注意“悲秋”情绪?专家提示,有抑郁或双相障碍病史者、女性、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长期室内工作者、光照暴露不足者、居住在日照时间短的高纬度地区者更需警惕季节性情感障碍。
刘旭提示,当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持续的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并且伴随明显的自责、无价值感、睡眠食欲显著改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时,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身边如有人出现季节性情感障碍问题时,我们应当多些耐心与关心,多些陪伴与理解。”刘旭说。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可治疗、可管理的疾病。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不焦虑、不回避,积极处置。

-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热闻△视频来源:退役军人事务部今天,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
美国3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4.651% 与发行前交易水平相符-每日短讯美国3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4 651%与发行前交易水平相符
-
美股异动 | LB Pharmaceuticals(LBRX.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涨超20%智通财经APP获悉,周四,致力于开发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生物科技公司LBP
-
每日热议!A股走势复杂,多板块待观察今日大盘大涨,由AI暴涨带动。早间在知识星球发布相关信息,筛选过滤后
-
观速讯丨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集美丽城市建设意见建议的公告为落实生态环境部《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
-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热闻
2025-09-12 09:01:31
-
美国30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4.651% 与发行前交易水平相符-每日短讯
2025-09-12 06:45:33
-
美股异动 | LB Pharmaceuticals(LBRX.US)登陆美股市场 开盘涨超20%
2025-09-12 06:07:01
-
每日热议!A股走势复杂,多板块待观察
2025-09-11 22:02:43
-
观速讯丨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集美丽城市建设意见建议的公告
2025-09-11 21:20:01